工作动态

伊川县检察院强化“三个抓手”着力提升检察队伍建设水平

作者:70      发布于:2014-01-02 15:33

  近年来,河南省伊川县检察院立足工作实际,选准载体,搭建平台,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以“学习立检”“制度建检”“文化育检”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日常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切实增强了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一、以“学习立检”为抓手,拓宽日常教育工作途径
  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在全院形成重视学习、鼓励学习、推动学习的正确导向,营造干警人人学习、发奋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伊川县检察院持续抓好了检察干警的日常学习,不断拓宽日常教育的工作途径。
  (一)“检察官讲坛”激发学习热情。2011年,伊川县检察院启动了旨在交流工作经验,提升业务水平的“检察官讲坛”活动,由院领导带头示范,各科室轮流“坐庄”。讲坛活动在集中学习之后,间周进行,不限主题,不限内容。主讲人讲业务、讲管理、讲哲学、讲历史、讲人生,讲学习心得、讲人生感悟、讲工作经验,精彩纷呈的演讲活动让广大干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全院干警读书学习的热情。截至目前,讲坛活动已进行27期,《检察干警要讲正气》《管理我的工作,管理我的人生》《“两高”司法解释解读》《处置网络舆情的策略》等演讲受到了大家的盛赞。
  (二)“观影活动”提升道德修养。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学习形式,以国情教育和业务学习为主要内容,培养检察干警爱国热情和对检察事业的忠诚,提升干警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播放《放眼看中国》《国情备忘录》《复兴之路》等“国情教育片”引导全体干警熟悉国情、增强主人翁意识,陶冶干警爱国情操。选择优秀典型人物事迹影片进行播放,引导教育广大干警向先进人物学习,起到以“典型人物”引路的学习效果。最近,检察干警在看过以“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汝阳县女检察官程建宇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火红的杜鹃花》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干警们通过写观后感、召开座谈会、举办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模范的敬仰之情和学习的决心。
  (三)“专家引路”引领学习风尚。为了在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大兴学习之风,该院邀请县域内外的“土专家”为干警作报告,进行座谈交流,从“专家”身上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扩大视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党史专家康学才、县乡土作家赵留会等先后到该院为干警作学习辅导。政治处干警周志明表示:“听听这些‘专家’的讲座,觉得自己充实了很多,看来‘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虚话啊。”
  二、以“制度建检”为抓手,强化日常管理工作成效
  为及时有效地解决检察队伍在思想、作风、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队伍的纯洁性,激发战斗活力,伊川县检察院建立完善了队伍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制度,提高了队伍正规化管理水平。
  (一)学习制度“三有”“四保障”。为了抓好政治学习,伊川县检察院从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学习纪律入手,做到“三有”“四保障”。“三有”即有计划、有检查、有奖惩。“四保障”即时间保障,每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雷打不动;人员保障,把书记员、聘用人员、借调人员、实习生等全部纳入进来,参学率达100%;制度保障,实行点名制度,在制度执行上领导与干警一视同仁;纪律保障,学习迟到早退或无故不参加学习的干警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在全院通报批评。
  (二)机关安全管理实行“一二二”管理制。即:做到一个排查,对水电、消防、车辆等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全面排查,力争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消除;把好两道关口,门岗严格执行传达登记、验证制度,办公楼安装指纹门禁系统,严防不法人员、车辆、物品等进入单位;坚持两个24小时值班制度,即门岗24小时值班制和院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要求值班人员尽职尽责,遇有紧急、重大或突发事件立即请示报告,及时协调处理。
  (三)检务督察实行“每周点评”机制。该院根据工作需要和队伍现状,制定了《车辆管理制度》《案件初查规定》等18项制度,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干警逐项逐条进行学习,使干警将制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立了直属检察长的检务督察委员会,出台了《检务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和《违反检风检纪、检务督察规定处理办法》,对违纪人员实行通报曝光、诫勉谈话、经济处罚相结合的惩处制度。在每周五集中学习之时,由一名带班院领导对本周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一周点评”,及时查找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严格队伍管理。
  三、以“文化育检”为抓手,提升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
  文化,是感染力;文化,是推动力;文化,是创造力;文化,是生产力。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改进和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伊川县检察院党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文化育检”的战略构想。
  (一)“环境文化”增添“原动力”。伊川县检察院在办公楼和走廊中建立了河洛文化长廊、和谐文化长廊、法制文化长廊,院史陈列室、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摄影室等,促使广大检察干警深入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执法监督能力。建成了篮球场、网球场,完善了庭院文化建设,使检察文化气息更浓、内涵更深。每到重大节日,院里都会利用这些场地组织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自行车慢骑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干警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文化情操。
  (二)“忧乐文化”充分“接地气”。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范仲淹墓座落在伊川县境内,作为范仲淹长眠之地的检察人,该如何学习发扬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伊川县检察院以提炼、发掘、传承、弘扬范仲淹“忧乐文化”为抓手,在全体干警中间开展“学习范仲淹,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引导教育干警深刻解读“忧乐文化”内涵,把“忧乐精神”与检察工作结合起来,总结提炼出了“以人为本、文化强院、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建院理念,“团结拼搏,务实创新,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伊检精神,以伊检精神为动力,提高干警文化品位与修养。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加强司法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先后开展了“作风转变年”,“严明纪律、强化责任”教育整顿活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实践活动,适时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干警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三)“谈心文化”架起“连心桥”。该院实行“检察长谈心”制度,每月进行一次谈心活动。检察干警可以主动和检察长进行谈心“预约”,检察长也可以向干警“预约”谈心。截至目前,已有7名院领导和24名检察干警进行了谈心活动。干警向检察长倾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检察长为干警打开“心结”,为干警鼓劲、加油。针对在谈心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院里采取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的形式,互帮互学,以帮促学。在讨论时,各部门结合实际,力求突出检察工作特点、贴近检察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讨论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个别干警存在的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院里组织检察人员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同时广泛开展网上论坛、演讲比赛、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讨论效果。

 

豫ICP备:486936699号